心理科普丨刻板效应

发布时间: 2023-11-30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对父子在高速路上开车时遭遇了车祸,爸爸当场死亡,儿子被送去了医院抢救。主任医师急忙赶到手术室准备进行抢救。一看到病人,这个医生就大声惊呼,“这是我的儿子,他怎么出车祸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也许有的同学会猜测说医生的儿子跟这个病人长得太像了,也可能是孪生兄弟;有同学说也许医生才是这个孩子的亲身父亲;更有人猜测车祸去世的爸爸跟医生是同性恋,所以......

正确答案是,这个主任医师是病人的妈妈。

这就是刻板印象。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主任医师”的身份和“男性”这个性别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听到主任医师时,一些人就会很自然的以为这是一位男性。

 

1. 什么是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Stereotype),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对某类人或事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认为该类人或事应该具有特定的属性,而忽视了其中的个体差异。

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自己的判断。所以有的人在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交往时,就对某一类人产生了一种不易改变的、笼统而简单的评价。

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我们进行判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时间和精力,但很容易形成偏见,而偏见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刻板印象。

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

 

2.刻板效应的特点

1)对个体、群体过于简单化的分类。

2)在同一社会、同一群体中,刻板印象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3)多是偏见,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3.如何利用“刻板效应”帮助我们成长?

1)大多数情况下的刻板印象不是以直接经验或者事实材料为基础,而是道听途说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2)在处事和交友的过程中,摆脱旧有的思维习惯,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时更新自己的思维习惯。

3)要深入到目标群体中去,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的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从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2000-2021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1

备案查询: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联系方式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电话:0871-67985516 0871-67985881

传真:0871-67985981

  •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15 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