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大讲堂专题报道∣第四十讲回顾 创打动人心的沟通能力

发布时间: 2022-11-03

赵洱岽,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未来管理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中国政策研究会经济科学分会常务理事,首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管理学科首批慕课建设者,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管理沟通”主持人,首批上线“学习强国”国家精品慕课负责人。

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赵教授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大家带入思考,帮助大家反思在沟通中的表现和效果,然后向大家讲述通过语言影响力赢得人心的科学依据,多个层面,帮助大家寻找通过语言获得影响力的方法,层层递进,抽丝剥茧,让我们受益良多。赵教授用极富感染力的讲解,为大家阐释了何为打动人心的沟通力,如何提升自己的沟通力,为广大师生提升沟通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很大帮助。

这一期,让我们一起看看我校青年学子第四十讲的学习心得:

来自经济管理学院护理专业侬臣英同学说,通过赵教授的课程,我明白了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果不顺畅,就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给对方甚至有可能引起误解。对于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在我们日常的谈话与沟通当中也是同样的。当你说出一句话来,没有注意表达方式,自己认为可能已经表达清楚意思了,但是不同的听众会有不同的反应,对其理解也有可能是千差万别的,更有甚者理解为相反的意思,这将大大影响我们沟通的效率与效果,所以在沟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而沟通就是人们之间的那座桥梁。良好的沟通才能让对方感受到真诚,获得对方的信任,得到对方的尊重。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现代社会,不善于法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的协作。你我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所需要的资源,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来自五年制与基础教育学院2022级建筑室内设2班的朱袁材同学说,认真看了赵洱岽老师的课,心扉似乎打开了很多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比如说注意形象塑造。之前给朋友的印象总是不爱说话、性格孤僻,当有了共同爱好,有了共同的话题,他们似乎打破了对我的“刻板印象”,发现我并不是那么无趣和安静的,我也可以很活泼、很热烈的。自从和自己的朋友敞开心扉沟通之后,我的性格也在悄然转变,朋友也慢慢地多了起来,我不再是孤身一人。学会共情,是我在这一堂课中印象最深刻的。学会沟通后,我的共情能力也变强了,我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共情能力强的人可以设身处地理解旁人,可以从旁人的一言一行中把握到其真实的想法,我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就会深刻地感觉到自己被理解和被接纳。

同学们,上一期学习的内容我们已经掌握沟通的能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新一期的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打开手机或电脑观看智·汇大讲堂第四十一讲《ESG理念与双碳发展创新》。大家在本期课程学习后,如果本期课程确实对大家有帮助,同学们可以把学习感受发送到邮箱28492261@qq.com(文件名用名字+专业命名),我们会选取部分同学的心得体会在下一期进行公示和学习。

 

©2000-2021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1

备案查询: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联系方式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电话:0871-67985516 0871-67985881

传真:0871-67985981

  •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4 16: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