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它是美国麻醉学和医药学家华阙博士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由于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缓解的现象,故又称之为“伪药效应”。
“安慰剂效应”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暗示。在心理学中,“暗示”指的是人或环境以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收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换句话说,它是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人的心理装填产生迅速影响,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心理暗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的暗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接到一个任务后,首先对自己说:“我能行,这个对我来说太简单了。”
“安慰剂效应”在医疗领域的研究充分证明了潜意识的巨大力量,但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医生来给我们开安慰剂。因此,当我们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语来与潜意识交谈时,有利于建立积极、正面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活得更快乐、更成功。